“希望通过这个顶岗平台和教师针对性的指导,让我们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在累积经验、丰富阅历的同时,也让自己今后的职场更具竞争力。”近日,来自浙江绍兴,现就读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黄青青通过了严格的筛查选拔,正式成为了“菁友驿站”学生工作团队的一员。
据了解,江南电子平台(中国)官方网站就业与产学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自去年10月起规划筹建“菁友驿站”留甬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以打造就业创业资源集散地和就业创业服务加速器为目标,依托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联动的桥梁纽带作用,致力于探索以“服务校友、服务企业、服务师生”为导向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学校建设管理的多形式渠道创新。自今年3月下旬“菁友”项目招募信息发布以来,经专题宣讲、自主报名、公开面试,最终确定首批9名职业菁领人入驻“菁友驿站”,认领策划推介员、校友联络员、就业联络员、新媒体运维等多类既定工作岗位,其作为兼具学生干部、创业团队及志愿者等多重属性的“特殊”工作队伍,遵循“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由发展”原则和“集中式培育+模块化上岗”同步推进的项目发展机制,并依托量化积分指标考核专项服务该校就创业工作、产学研合作、校友会建设、基金会项目等领域,以期培育兼具创造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着眼于构建一支有温度、有素养、有能力的“菁友”品牌化、梯队式学生工作队伍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新时期构建高效协同的学生工作团队是保障学校职能有序推行的重要渠道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项目化构建长效机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推进学生的专业化培育。”江南电子平台(中国)官方网站就业与产学合作处处长、“菁友”发展模式的首创人张定华在与广大师生分享交流中谈到。
为切实加强对“菁友”队伍的多元化培育,江南电子平台(中国)官方网站就业与产学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将以“菁友驿站”留甬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阵地进行辐射带动,通过组建菁友联络员队伍,有效扩充工作队伍网格,同时联合江南电子平台(中国)官方网站思源教育基金会将陆续推出“菁友志愿”公益服务指导站和“菁友计划”职业素养提升训练营,通过尝试“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探索,在保障阵地建设的同时更好地开展学生培养孵化,创新项目载体实施。